直腸給藥是指通過肛門將藥物送入腸管,通過直腸粘膜的迅速吸收進入大循環 ,發揮藥效以調理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給藥方法。直腸給藥的主要方法有三種:保留灌腸法、直腸點滴法、栓劑塞入法。
直腸給藥的優勢:對于大部分的兒童常見病,我們都可以用直腸給藥來解決。對于癥狀來說,可以調理發熱、咳嗽、喘息、腹瀉等癥狀;對于具體疾病來說,可以用于上呼吸道感染(包括急性鼻炎、扁桃腺炎、咽炎)、急性支氣管炎、毛細支氣管炎、嬰幼兒肺炎、支氣管哮喘、秋季腹瀉、細菌性腸炎、細菌性痢疾、高熱驚厥、水痘、腮腺炎等兒科常見病的調理
吸收機制
現代醫學已證實直腸的周圍有豐富的動脈、靜脈、淋巴叢,直腸粘膜具有很強的吸收功能。直腸給藥,藥物混合于直腸分泌液中,通過腸粘膜被吸收,其傳輸途徑大致有三:
其一,由直腸中靜脈、下靜脈和肛門靜脈直接吸收進入大循環,因不經過肝臟從而避免了肝臟的首過解毒效應,提高血藥濃度;
其二,由直腸上靜脈經門靜脈進入肝臟,代謝后再參與大循環;
其三,直腸淋巴系統也吸收部分藥物。
三條途徑均不經過胃和小腸,避免了酸、堿消化酶對藥物的影響和破壞作用,亦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,因而直腸給藥大大地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。中醫認為,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,其絡脈絡肺,與肺相表里,而“肺朝百脈”,所以藥物經直腸吸收后可通過經脈上輸于肺,再由肺將藥物運送到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,同時大腸、小腸、膀胱同居下焦,腎主水液,司二便,從而為直腸給藥調理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提供了理論基礎,酷似“透析”作用。并且前列腺緊鄰直腸,經直腸給藥可使藥物直達病所,又有局部熱療作用,不失為調理前列腺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。